位置:首页 > 技术服务 > 栽培技术
 
 
小麦湿害影响与防治对策
发布时间:2012/2/5

  湿害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。今年入春以来,降雨量大,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。造成小麦湿害的原因,一是雨水过多造成耕作层含水量过高。二是地下水位高。三是“三沟”不配套,排灌设施差,明水排不出去,暗水不能滤,沟厢不畅通,造成湿害发生。小麦从苗期至扬花灌浆期都可能发生湿害。苗期受害造成烂种烂苗,成苗率降低,分蘖延迟,根系发育差,苗小叶黄;拔节抽穗期受害,上部的三片功能叶小发黄,有效穗减少;扬花灌浆期受害,功能叶早衰,穗粒数减少,千粒重降低。发生湿害以后,土壤中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,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根系,根系生长不良,数量减少。如果小麦根系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中,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弱,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反而亏缺,严重时造成脱水凋萎或死亡,因此湿害又称为生理性旱害。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的湿害影响较前期严重,其中拔节孕穗期发生湿害损失最重,有效穗和穗粒数减少,千粒重下降,产量降低,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。

  防治方法:一是疏通深沟大渠。减少耕作层滞水是防止小麦湿害的主攻目标。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系,保证明水能排,暗渍能降。对长期失修的深沟大渠要疏通淤泥,做到田水进沟畅通无阻。同时要搞好“三沟”配套,旱地麦或水田麦都必须开好厢沟、围沟和腰沟,做到沟沟相连、条条贯通,雨停田干,明不受渍,暗不受害。二是施肥。对遭受湿害影响较重的麦田,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,重施拔节孕穗肥,促苗转化升级。增施磷钾肥,有利于根系和茎杆发育,减轻灾害。三是中耕松土,散湿提温。开展中耕松土,能增强土壤通透性,促进根系发育,加快苗情转化,增加分蘖,培育壮苗,增加亩穗数、穗粒数和粒重。四是护叶防病。田间湿度大,一般情况下有利于纹枯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的发生,要及时喷药防治。并且要结合病虫防治,喷洒“美洲星”、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,隔7-10天1次,连续喷2次。

(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荐)
打印】 【返回